
〈民間評論系列〉是雜誌書,每一本都訂定一個主題,向社會大眾例如專欄作者、時評人,甚或海外著名人士邀稿,暢談他們的觀感,抒發己見,企圖從多角度、多面向的立場,剖析時事,引領讀者開拓思考,以期能更清楚地反映出馬來西亞的實況。已出版〈民間評論系列〉包括《解構媒體權力》、《華人政治思潮》、《再見馬哈迪》、《走近回教政治》。
本書主題為「再見馬哈迪」。第一輯主題探討是:馬哈迪擔任首相二十二年,治下的馬來西亞充滿權利的縱慾和狂飆。馬哈迪兼具爆發力和攻擊性,任內為國辛勞,給馬來西亞政經面貌帶來許多創新動力。但是,他的不少創意與行動,也不過是受外在形勢和權利的挑戰,而爆發的因應之道。馬哈迪充滿才智和魅力,思想深刻,他一生愈戰愈勇,遇強愈強,似乎惟有一直處在戰鬥之中,才能証明自己的存在。「再見馬哈迪」一種告別政治舞台劇的話語。告別包裝與神話,告別神聖與膜拜,重新剖析馬哈迪的政治理念與權利信仰,如何為他打下強人政治的基礎;審察馬來西亞權威體制下國家與社會的關係。
第二輯的〈副題論述〉,是從社區弱勢運動出發。本輯課題探討包括喧囂一時的白小課題、檳城老人與流浪漢的自救會,以及第四世界原住民族的國際共同體課題。
第三輯的〈人物與觀念〉介紹了三本著作。其中,由何啟良等編的《Mahathir Administration》,以及由R.S.Milne和Diane K.Mauzy所著的《Malaysia Politics under Mahathir》,都是談論前首相敦馬哈迪的作品;另一本彼得杜拉克的《校園生活──批判教育學導論》則顛覆了既有的教育模式。
第四輯〈思想隨筆〉,收錄張錦忠〈流動與隔離:在寓手記〉以及陳穎佳的〈在柏克萊近距離感受歷史〉。
編者潘永強,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,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。曾任華文報高級專題作者、華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《人文雜誌》執行編輯。現為新紀元學院學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及《民間評論》主編。自2000年起,先後在《星洲日報》、《東方日報》撰寫評論或專欄,並多次受邀公開講評政治時事。著有《馬華政治散論》,編有《舊政權新政府:馬來西亞2004年大選與政治走向》以及《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》等書。
編者魏月萍,畢業於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,曾任《星洲日報》專題記者、〈星洲廣場〉主編,目前為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中文系講師。
|